關於建築風格

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

「道」-論述建築存在的目的與意義,或隱喻建築呈現了不可量度的美感、意境。

「器」-關於建築的結構及機電、設備。結構和機電支撐了建築工程的基礎性,為建築空間而服務,設備則滿足了空間的舒適、衛生、健康。 

人們找房子通常只看地段,只琢磨於材料、只重視建材高貴與否,也常常讓艷麗的造型所吸引,只為眼睛所見或當下所聞。如何檢視建築之「理性與感性」?如何看待「設計與工程」兩者唇齒關係?其實每個人在生活空間上需要思考的層面是非常廣大的,或許已經忘記什麼樣的居住環境適合自己,因此;開發者與設計者有必要關照建築的全盤,因為一旦完工,建築與土地連成一體,也許規劃者只花幾個月時間就能定義往後五十年甚至是百年的建築命運,當眾多的建築群形成,就決定了都市倫理,如同鐵軌導引著火車,火車上載滿了人;究竟是「人造環境」,還是「環境造人」?建築之「道」可謂智慧之門,「道藝」與「術技」為上下層關係;在此我將建築分為「道、藝、術、技」四層境界作為架構,並逐步探討剖析。

建築之「道」(建築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道」是世間諸相及其存在規律的最終論證,雖然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摶之不可得,存乎識者一心,但藉著識者以物言詮,抽象的「道體」,也能成為眾人的共感與體悟。正如佛陀拈花微笑,迦葉頓悟證道。居住者不必鑽研建築,但在建築空間中得以無言體悟生活之美,其理亦復如是,我們將「道」用以闡述明森建築邏輯性的思考與設計意義。「建築目的是創造空間,空間就是生活的容器」,住宅提供生活的空間,「生活」才是真正的主題。空間「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認為天地萬物「虛無」是相依相存的,而且「有生於無」,虛勝於實。我們將這個觀念運用在建築空間裡,「無」並不是絕對的「虛無」,而是一個有用的空間。建築的空處,如同器皿的空腹。正是由於它們的空處,虛實結合,有無相待,建築空間才得以使人在裡面活動,並讓空氣流串於其中,陽光活化空間的生命力。空間「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建築室內與戶外的融合是讓人更能享受空間與自然的結合,利用建築物量體的退讓,自然的元素〈陽光、空氣、水、植物〉滲入生活當中,活化了空間,便滋潤了生命。 

我們認為對「建築之道」的意境實踐,才是決定建築成就的關鍵。「有用外腓,真體內充」大器四方,渾然天成,才是天地雄渾至美的境界。因此,返虛入渾,超以象外,才能創造出建築的生命力,明森建築作品試圖在「方寸之間」、在「轉折之處」,除了使人們在具象的視覺之美,還能感受並意會到空間生活之境。「道」非遠人,當我們在開窗的剎那,在點點落英之間,在微風拂體片刻,也在親子笑語之時。

建築之「藝」(修潤與美化建築)

「藝」是人生諸種體悟中,美感經驗的具體實化。以建築的範疇而論,則是建築師透過建築的外在結構形式,與內部的空間機能,所呈現出來,讓使用者得以體會的美感經驗。〈自然是美學的終極目標。導入自然元素並控制物理因子〉 

「敦兮其若樸」;「見素抱樸」;「複歸於樸」,所謂「樸」,形容敦厚無虧,精神內斂的本質。無須雕琢、裝飾,如混沌般的怡然自若,正是智者所體悟的至美之境。在現代建築理論語彙中我們也常常聽到「自然就是美」表達對美的態度。與古代智者呼應。美國建築大師萊特提倡「草原建築」與「有機建築」理論〈organic architecture〉,提出現代建築與自然形式應該具有內在得關聯。然建築本應與環境共生,自然諧和,融入環境才能共生、共存,創造出與音樂般的音韻與節奏,怡人、靜心,養性。 

因此,建築無論以何種形式作為其外在結構的表現,都不應失去素樸與天真的本質,更應以各種適宜的方式,使之與自然結合。這是道家追求的真人之境,亦是建築藝術在意境中最能表現自然為本的意念。

建築之「術」(實務結合學術,訂以規範與準則)

「術」是為了「體道成藝」而必須具備的應用術式,對於建築創作而言,師法古人不如師法自然,每棟建築所在基地皆不同,物理條件亦不同,一味套用前人的經驗雖能「得形」,但卻不能「得神」。與其無謂追隨別人的作品形式,何不著重於基地紋理、地形地貌,輔佐土地活出獨有的價值。主張無前人之「陳法」,有自我之「新法」,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創新和應變,遵循本身環境主客觀條件,答案盡在自身,破題才是解題的至上之法。

註:「術」在本文引伸為建築學術,如建築物理與健康因子關係,又「術」乃「法」之意,用以章法,定出學術準則以及施工規範。

建築之「技」〈營建施工/結構安全

「技」是成就事物的「能源」,使萬物得以醞釀、轉化、執行、誕生…變成具體的實現手段。是動態的,泛見於所有藝術與非藝術領域。規範嚴謹的「技法」與圓熟流暢的「術式」是「基層」;才能成就上層游刃有餘之「藝境」;從而體現圓滿俱足最高之「道體」,技藝精進,「善刀而藏之」才合於道之修為,藝術無技不成形體,無道不能豁達。建築工法是落實設計理念的基礎。構造的完善與系統組織的紮實,才得以成就歷久彌新的百年建築。

現代建築量體日趨龐大,機能需求越來越複雜,在營建工法上對安全性的考量都要求必須高於法令的標準,並且用最嚴格的規格去執行,關於建築外觀表象的材料,求精不求雜、求質不求量、求妙亦求巧。因為工程的成就不應以複雜為目的,材料的價值不應以表象為衡量標準。正服膺莊子所言:「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則不救。」也呼應了化繁為簡,少即是多的現代建築美學。

註:技在於工,工遵循於法則,技與術為上下相承關係

說明:以「道藝術技」論建築;此文於2008年楊豐溢建築師設計「悅荷」並發表「吾心安處方為家」Nelumbo nucifera一書,當時中國時報即以人物專訪刊登於全國版,自由時報也持續報導相關文章論述。台視、東森、中視也製作相關內容專訪,此書也收藏於國家圖書館。

明森論建築 - 台北

2023年 文/楊豐溢

解決台灣都市士地的問題

類往城市移動,會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明顯;未來的城市將是高度科技化,「人工智慧」與「綠能環保」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兩大主軸。將來城市到處都是無人駕駛的汽車,電動車取代汽車,空氣不再污染,不用煩惱停車問題,除了城市以外的工業區、農業區不需要有太多工人,相對的,人們只會生活在市區,因為科技的發展使人類的生活更便利、健康、幸福....而都市以外的土地更能保護、永續!因此;科技必須建構都市,必須透過建築服務人以達到科技發展的目的。

優勢/便利、醫療、安全

以現階段人類居住在城市不外乎幾個理由:食衣住行育樂...另外台灣在生活便利、醫療、安全、友善方面獲得國際不錯的評價,在國際城市宜居排行榜始終名列前矛!

在台灣,有機會發展精緻建築(室設)其理由:

1.建築週期短

2.城市人口密度高,

3.房屋持有率高

4.建築設計產業創造力強,

5.工程素質高,工資相對便宜,

6.原物料便宜,房子相對小、房價高,較容易發展精緻化,

我們認為…

以室內做建築-才能定義空間

用建築做室內-才能創造空間

室內是「點」

建築是「線」

城市是「面」

因此,把點線面做好才能創造一個優質的都市!

劣勢/都市更新的困境

台北都更困境與機會

高雄的困境與機會/解決問題/創造都市土地商機

設計首重解決問題

我們面對每個建案所考慮的不是市場所推算出來的數據,例如迷信市調或流行趨勢而強加控制建築定位,幾坪、幾房好賣…景氣好蓋大坪數,景氣不好就蓋小坪數…等。而是因地制宜考量土地適宜性,利用設計解決地形地物的劣勢,衡量區域特質,同時創造該土地的優勢與潛力,避開劣勢與缺陷,土地形狀與建築平面如同與生俱來,環環相扣…。

因為…

建築設計如同一道「數學」

都市土地沒有標準平面如同數學題目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得利用靈活的解題技巧去突破基地各種幾何圖形與法律、氣候、環境不同的條件。

建築設計如同一篇「文章」

文字的組合形成有內涵的文章;建築平面的佈局形成優美的空間。

建築設計如同一曲「樂譜」

建築是讓「看不見」的「詩意」讓人感受得到,並看見建築之美;音樂是將「看得見」的樂譜,形成優美的旋律,讓人感受到音樂的存在。

如何處理都市小基地或不規則地形

我們認為興建房屋的動能在於市區,選擇居住需求強的市區老屋土地,無論大小基地、長寬比例或道路狹小…。

規劃之初,我們同時將土地條件、法規、形狀、鄰房、環境關係進行剖析,試圖將土地與平面、建築與室內設計當成一個不可分的設計題目,對於法規限制、結構系統、機電系統精準掌握,並導入營造工程管理體系,設計與工程界面的探討也有著微米的關係。明森建築團隊非常適合這樣的工作挑戰,以「設計導向」解決都市土地問題,如此才能為都市帶來新生命與新契機。

「家」-觸動人心的終極建築

築之「道」

「采菊東籬,悠然南山」是所有華人的田園情懷,讓詩人遣懷安居的家;

「威儀赫赫,萬國來朝」煌煌宮闕,是帝王睥睨天下的家;

「天棚、魚缸、石榴架」是老北京人四合院的生活意趣,平民百姓的家。

不同的人文情懷,交會於不同的空間意境,卻譜出同樣的旋律主題─「家」。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如果身處車水馬龍的鬧肆,就少了曠遠豁達的意境。煙霧彌漫光影迷離的pub;空氣清新滿眼綠意的田野,帶給人不同的心境與感受。不同空間中的色彩、光影、音響、氣息,還有時間的沈澱感,的確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

而與我們生活聯結最深的空間─「家」。

在我們的生命情境中,究竟包容與影響了我們多少的情緒面?

伴侶間親密的喁喁私語;

親友相聚時的歡筵高論;

面對人生重大決定的專注沈思

人生偶遇挫敗的沮喪空寂;

親子嬉鬧時的歡聲笑語;

家中高堂在午後的搖椅上閤眼小憩……………………。

正因為有筆墨難以盡述,豐富且悠遠的生命意涵,「家」才能成為觸動人類心靈深處的永恆主題。

吾心安處方為家-

我們深信,好的住宅空間能提昇並轉化人生的意境,並滿足家中所有成員多樣活動的功能需求,進而為家庭成員的喜樂加以精彩 、挫折給與振奮,並且在迷茫中給與指引與寧定。

「此非小道耳」。因為這樣的信念,建築結構與材質不過是外顯的皮相,因此所建構出豐富的空間情境,才是住宅建築使用者產生交流共鳴的焦點。

以「道藝術技」論建築

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

「道」-論述建築存在的目的與意義,或隱喻建築呈現了不可量度的美感、意境。

「器」-關於建築的結構及機電、設備。結構和機電支撐了建築工程的基礎性,為建築空間而服務,設備則滿足了空間的舒適、衛生、健康。 

人們找房子通常只看地段,只琢磨於材料、只重視建材高貴與否,也常常讓艷麗的造型所吸引,只為眼睛所見或當下所聞。如何檢視建築之「理性與感性」?如何看待「設計與工程」兩者唇齒關係?其實每個人在生活空間上需要思考的層面是非常廣大的,或許已經忘記什麼樣的居住環境適合自己,因此;開發者與設計者有必要關照建築的全盤,因為一旦完工,建築與土地連成一體,也許規劃者只花幾個月時間就能定義往後五十年甚至是百年的建築命運,當眾多的建築群形成,就決定了都市倫理,如同鐵軌導引著火車,火車上載滿了人;究竟是「人造環境」,還是「環境造人」?建築之「道」可謂智慧之門,「道藝」與「術技」為上下層關係;在此我將建築分為「道、藝、術、技」四層境界作為架構,並逐步探討剖析。

建築之「道」(建築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道」是世間諸相及其存在規律的最終論證,雖然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摶之不可得,存乎識者一心,但藉著識者以物言詮,抽象的「道體」,也能成為眾人的共感與體悟。正如佛陀拈花微笑,迦葉頓悟證道。居住者不必鑽研建築,但在建築空間中得以無言體悟生活之美,其理亦復如是,我們將「道」用以闡述明森建築邏輯性的思考與設計意義。「建築目的是創造空間,空間就是生活的容器」,住宅提供生活的空間,「生活」才是真正的主題。空間「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認為天地萬物「虛無」是相依相存的,而且「有生於無」,虛勝於實。我們將這個觀念運用在建築空間裡,「無」並不是絕對的「虛無」,而是一個有用的空間。建築的空處,如同器皿的空腹。正是由於它們的空處,虛實結合,有無相待,建築空間才得以使人在裡面活動,並讓空氣流串於其中,陽光活化空間的生命力。空間「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建築室內與戶外的融合是讓人更能享受空間與自然的結合,利用建築物量體的退讓,自然的元素〈陽光、空氣、水、植物〉滲入生活當中,活化了空間,便滋潤了生命。 

我們認為對「建築之道」的意境實踐,才是決定建築成就的關鍵。「有用外腓,真體內充」大器四方,渾然天成,才是天地雄渾至美的境界。因此,返虛入渾,超以象外,才能創造出建築的生命力,明森建築作品試圖在「方寸之間」、在「轉折之處」,除了使人們在具象的視覺之美,還能感受並意會到空間生活之境。「道」非遠人,當我們在開窗的剎那,在點點落英之間,在微風拂體片刻,也在親子笑語之時。

建築之「藝」(修潤與美化建築)

「藝」是人生諸種體悟中,美感經驗的具體實化。以建築的範疇而論,則是建築師透過建築的外在結構形式,與內部的空間機能,所呈現出來,讓使用者得以體會的美感經驗。〈自然是美學的終極目標。導入自然元素並控制物理因子〉 

「敦兮其若樸」;「見素抱樸」;「複歸於樸」,所謂「樸」,形容敦厚無虧,精神內斂的本質。無須雕琢、裝飾,如混沌般的怡然自若,正是智者所體悟的至美之境。在現代建築理論語彙中我們也常常聽到「自然就是美」表達對美的態度。與古代智者呼應。美國建築大師萊特提倡「草原建築」與「有機建築」理論〈organic architecture〉,提出現代建築與自然形式應該具有內在得關聯。然建築本應與環境共生,自然諧和,融入環境才能共生、共存,創造出與音樂般的音韻與節奏,怡人、靜心,養性。 

因此,建築無論以何種形式作為其外在結構的表現,都不應失去素樸與天真的本質,更應以各種適宜的方式,使之與自然結合。這是道家追求的真人之境,亦是建築藝術在意境中最能表現自然為本的意念。

建築之「術」(實務結合學術,訂以規範與準則)

「術」是為了「體道成藝」而必須具備的應用術式,對於建築創作而言,師法古人不如師法自然,每棟建築所在基地皆不同,物理條件亦不同,一味套用前人的經驗雖能「得形」,但卻不能「得神」。與其無謂追隨別人的作品形式,何不著重於基地紋理、地形地貌,輔佐土地活出獨有的價值。主張無前人之「陳法」,有自我之「新法」,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創新和應變,遵循本身環境主客觀條件,答案盡在自身,破題才是解題的至上之法。

註:「術」在本文引伸為建築學術,如建築物理與健康因子關係,又「術」乃「法」之意,用以章法,定出學術準則以及施工規範。

建築之「技」〈營建施工/結構安全

「技」是成就事物的「能源」,使萬物得以醞釀、轉化、執行、誕生…變成具體的實現手段。是動態的,泛見於所有藝術與非藝術領域。規範嚴謹的「技法」與圓熟流暢的「術式」是「基層」;才能成就上層游刃有餘之「藝境」;從而體現圓滿俱足最高之「道體」,技藝精進,「善刀而藏之」才合於道之修為,藝術無技不成形體,無道不能豁達。建築工法是落實設計理念的基礎。構造的完善與系統組織的紮實,才得以成就歷久彌新的百年建築。

現代建築量體日趨龐大,機能需求越來越複雜,在營建工法上對安全性的考量都要求必須高於法令的標準,並且用最嚴格的規格去執行,關於建築外觀表象的材料,求精不求雜、求質不求量、求妙亦求巧。因為工程的成就不應以複雜為目的,材料的價值不應以表象為衡量標準。正服膺莊子所言:「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則不救。」也呼應了化繁為簡,少即是多的現代建築美學。

註:技在於工,工遵循於法則,技與術為上下相承關係

說明:以「道藝術技」論建築;此文於2008年楊豐溢建築師設計「悅荷」並發表「吾心安處方為家」Nelumbo nucifera一書,當時中國時報即以人物專訪刊登於全國版,自由時報也持續報導相關文章論述。台視、東森、中視也製作相關內容專訪,此書也收藏於國家圖書館。

城市、建築與人

的居住環境以城市為主,城市的地理、氣候、經濟等條件影響了建築形式,而建築塑造城市樣貌,城市樣貌反應了當地文化氣息與居民生活的態度,它們彼此密切的關聯是不可分離的。其中,「住宅」為城市建築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全部城市建築比例的90%~95%,因此,住宅建築(建商的推案類型)就是建構城市的主要元素,提升住宅品質,等同提高都市環境。        

人類對景物、建築的感受,逐漸沈澱為空間的經驗與記憶,而美好的空間經驗正是建築文明提昇的動力。城市文明、文化行為又是一個快速循環,因此建築與土地和人的關係也不斷地在改變,例如,國內、外的經濟與政策因素,就能直接影響建築的發展與規模。

其實人、建築與土地關係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建築屬於地域性產業,無法將其定位為工業化商品註1: ,若不是以「土地適宜性」去設定開發規模與定位,它們將會失去應有的「契合度」。土地、建築與人,這三者微妙的關係一旦失衡,除了開發商的投資失利之外,更嚴重的是犧牲了土地資源,也阻礙了都市發展。

台灣輕重失衡的土地政策

海島型氣候的台灣,位處於地震板塊,其建築生命週期,相對大陸型國家短,因而造成房地市場熱絡,使得建築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工業」;其蓬勃發展連帶刺激鋼鐵、水泥、機電、家具、裝潢、銀行等相關行業,也成為景氣指標性衡量的代表。但產業的發展如果只是經濟、政治上考量,而非以國土永續政策並遵循都市計畫精神,台灣都市恐演變成畸形現象,土地政策也將嚴重失衡。例如,政府在都市中一方面推動「都更」及「危老」政策,另一方面大量釋放重劃區土地,做為房地產開發項目,而「農地保護」與「開發許可」是大相徑庭,造成每個市、縣地方政府都有土地重劃區;農地政策也常常「鬆綁」,上從國土計畫、區域計畫下至都市計畫、土地之使用分區管制,彈性的土地政策,造成台灣特有的產業文化。

以居住需求甚為嚴峻的香港為例,其都市土地及房屋需求、房價問題比台灣嚴重,但香港的陸地面積約有1108平方公里,當中只有25%土地已發展,其餘75%的土地仍保留較自然的面貌。這些未發展的地方已被劃為郊野公園或其他形式的法律加以保護。

回歸台灣建築法的立法精神:建築法為維護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交通、市容觀瞻…。我們認為台灣都市改造,才是建造房屋的堅強理由。經過五十年的都市發展,危險老舊房屋改造勢在必行,也符合政府政策與市場法則,讓興建房屋的行為找到了合理目的與社會意義。

建築是綜合性科學

建築是一門綜合多重學科的領域;屬自然科學的如環境物理、材料科學;屬工程科學如結構應力、機電機械;屬藝術美學的如建築色彩、比例造型…。除了滿足科學、工程、藝術觀點、實用目的之外,也必須將建築融入環境之中,諧和自然的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同時考量居住者生理、心理需求,滿足舒適、健康、怡人的人造環境。

如此錯綜複雜的產業,讓建築興建目的不再只是一個單純行為,而龐大的建築量體蓋在土地上可長達數百年,雖然樣貌不變也屹立不搖,但在生產過程中,建築相關的產、官、學界乃至一般民眾,會有著相當多元的辯證。

模糊的建築視野

模糊1-形式主義?:

建商無謂的模仿高級感(極度仿古或假科技),用所謂古典巴洛克或講究現代科技感的玻璃帷幕,過度無機能的裝飾,沒有考量區域氣候條件的設計…等等,這將造成平面配置被外觀形式綁架。例如,沒有力學功能的羅馬柱列,擋住了開窗的靈活度,而需要輕量化的RC構造,卻大量增加了繁雜的裝飾;像是在自然環境的地方,突然蓋一棟歐洲古堡;在亞熱帶氣候的區域,蓋一棟沒有遮陽的玻璃帷幕大樓…諸如此類,房地產的「豪宅文化」與「國際綠能」之「風土建築」趨勢背道而馳。

 模糊2-數據導向?:

一般市場法則以數據定位土地,土地興建房屋,房屋當成投資工具,完全是數據考量,忽略了土地地形幾何和平面配置的相對關係;建商、廣告公司過於依賴市場數據,導致忽略了設計必須創造環境優勢;避開劣勢,卻無法達到「因地制宜」的思考定位建築。

模糊3-環境物理VS風水?:

建築設計應考量基地的物理條件,科學上稱為「物理因子」。然而「科學風水」與「迷信風水」時常產生衝突與矛盾;「老師」的風水之說,常常違背了合理的建築佈局,在法規或學術上探討的空間行為與邏輯,也時常被犧牲。因此,華人「風水師」也是常常扮演「平面規劃者的角色」。

 模糊4-建築大師?:

建築物無法出口,但「建築大師」可以進口…。台灣許多大型建商喜歡找國外建築師,作外觀設計,平面再由本國建築師配合申請建築執照,其他的設計工作項目如大廳設計、燈光設計、景觀設計、實品屋室內設計…等等,其組合的建築團隊猶如一台「拼裝車」,因為,國外建築產業通常也是由當地建商主導建築的走向,「大師們」通常只是設計公共建築,然而,住宅建築更講究精準的空間組織,好的建築應該由內而外,先由平面思考和土地的關係(形狀、面積、方位、道路、法規),再推演至外觀語彙,讓立面「隨機能而生」,因為內外兼修的建築語彙才能「歷久彌新」,不會隨著時代的流行趨勢改變人們喜愛的程度。讓住在裡面的人得到健康、愉悅、安全,也讓都市景觀添加美麗的畫面。

模糊5-商品包裝?:

將公共建築「表象化」,是有其道理的,因為設計的目的就是讓人欣賞、舉辦活動,或者是社會凝聚力,例如教堂做禮拜、佛寺念經與廟宇膜拜…,這些宗教建築重視的是精神向度的表象、美術館是藝術殿堂表象、而總統府是權力的象徵,透過這些公共建築之「美」的表象,我們可以用來觀賞、休閒、娛樂、工作或者紀念…;但如果要尋求傾聽、保護、洗滌身心…,只有「居所」,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家」!

當我們回到家時,所面對的生活都是一樣,沒有包裝、沒有社經地位之別…,每個人一樣都只是脆弱的驅體,居所空間只是單純為「生活」而服務,純粹地、安靜地、愉悅地,像是喝一杯天然純淨的水,如此的自然…

如果,居住空間不像一杯單純的水,因深怕平淡無味少了豐富性,於是又添加了糖或香料…,那麼,我們每天的生活要如何用水炒菜、煮湯、煮咖啡、泡茶呢?試想,水的潔淨度是多麼重要。「潔淨的水」和「純粹的空間」,同樣具有包容性與可塑性及健康性,也是賦予生活豐富度的元素。

「空間的留白是為了生活的填充」,有機能的裝修是用於收納,以虛實的櫃體、隱藏著生活的紊亂。有秩序的平面可創造空間效率,讓生活節奏順暢,巧妙地開窗讓陽光、微風滲進屋內。將室內延伸至戶外使空間放大、也讓視野看見外面的綠意…。由此可見「設計」是用來創造幸福的感覺,而不是製造驚艷的視覺,空間貴重不在大小,應該回歸純粹,乾淨、舒坦、效能、健康。當住宅空間富有機能,輕巧有溫度,自然就有豐富度。因此「家的空間」不需要包裝。

註1:工業化商品係指汽車、電器、電腦,採用制式化生產模式大量製造,再配合通路行銷於全球。

建築本質是空間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認為天地萬物「虛無」是相依相存的,而且「有生於無」,虛勝於實。我們將這個觀念運用在建築空間裡,「無」並不是絕對的「虛無」,而是一個有用的空間。例如建築的空處,如同器皿的空腹。正是由於它們的空處,虛實結合,有無相待,建築空間才得以使人在裡面活動,並讓空氣流串於其中,陽光活化空間的生命力。空間「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建築室內與戶外的融合是讓人更能享受空間與自然的結合,利用建築物量體的退讓,自然的元素〈陽光、空氣、水、植物〉滲入生活當中,活化了空間,便滋潤了生命。

意境是感知不可量度的,就建築空間而言,創造愉悅的空間就必須讓空間具有寧靜的力量。在高度化的城市裡,迫使人們與自然元素隔離,因此我們必須再將這些元素一一找回。如何將現實化的數據,轉化成精神量度的意境,除了將數據強化,如:「有效率的坪數、實用的公共設施、安全的結構系統、人性化的設備…。我們更清楚的界定住宅的終極意義就是建造一個「家」而不是商品!

但是什麼是「家」的空間呢?如果有個書房,是否等同少了臥房?如果陽台多一坪,是否室內少一坪?如果廚房可封閉,為何要開放?生活中的質與量是需要平衡的,現代人對於家的定義與觀感,已經遠遠超越了需求。情境的空間、健康的機能與人性的思考,在住宅建築中已經成為一種核心價值。因此,更加重視的是一種生活的質感與哲學。人們常常在快速的活動與發展中模糊了視野,也麻痺了感官,以致於破壞了生活的平衡點,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質」。因此我們希望帶給住戶的是一種「質量」而非只是「數量」! 

豪宅與好宅

人而言;「建築的目的是創造居住的幸福」;我們認為「幸福」才是住宅的前提,不只是可量化的地段、坪數、建材。如果住宅只用量化的手法去建構幸福,難免失去了建築的本質…即「空間」。當「空間」不是主角時,無謂的造型語彙將佔滿了人類的感官神經系統。

在當前國際綠色思潮前提之下,繁瑣的裝飾語彙應儘可避免,對於住宅「形」的觀點,秉持簡約自然原則(Less is More)「少既是多」的概念。傳統複雜裝飾性(Complexity & Decoration)對於現代建築而言,是人們的一種心理需求、還是機能需求?將不必要的裝飾減至最低,尋求簡樸高雅的原則,似乎是目前人們對於美學的的共識,美學的基礎觀點是隨著地球資源、環保意識抬頭有密切關係。而在此原則下,建築外觀裝飾性格,已不再是供人觀賞而已,而將是建築與人之間另外一個對話層次之提昇,更重要的是建築「內在空間」的表現。因為空間,是讓生活在裡面的人,有一個領悟生活的場域,這也是「好宅」必須將「簡約美學」與「空間內涵」連結的思維。

所以,現代建築應多講究物理性能⋯如優良的通風性、採光性、同時考慮節能性⋯。「綠建築」不再只是訴諸理念,而是對建商品牌及形象的基本道德訴求。在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後,還要兼顧控制建築物理創造空間品質的問題。必須妥善規劃並控制「音、光、熱、氣、水」的基礎物理要素,讓前述物理因素成為「舒適因子」而不是「嫌惡因子」。在防災方面則能提供安全的結構、消防…。在空間機能方面應能滿足情境、養生,讓人心情愉悅、健康…。當「美善的住宅」理念,能透過縝密規劃而具體呈現,產生的建築作品才是名符其實的「豪宅」,而不僅僅是空洞的商業口號。

在建築規劃之初,我們必須將人、土地〈區位、環境〉、建築三者的關係做了許多的反覆辯證,都是為了找出土地與空間最大向度,並發揮土地的特質,諧和自然,並給予最合適的詮釋。但是高層住宅作品中的「人」即所謂的「客層」為未知數,我們只能與業主經由磨合進而達成共識,針對人們的生活模式、建築的環境做出努力。如果這些議題正與「使用者」的體悟一致而獲得共鳴(touch point),將是最為美妙的連結!

住宅建築理念

類對景物、建築的感受,逐漸沈澱為對空間的經驗與記憶,而美好的空間經驗正是建築文明提昇的動力。如果要讓居住品質不斷的提升,除了空間規劃與工程思維,同時也要觀照藝術與人文、科學與環保的廣度思維。進而透過專業團隊嚴謹不茍的執行,才能兼具結構形式美學與空間使用機能的「好住宅」。

其實文明、文化行為是一個很有趣的循環,生活在環境中的人,又同時受環境中某些「活動」與「設施」的影響,因此建築與土地、建築與人的關係也不斷改變。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這種改變是不斷地在進行中,例如景氣、市場或政策因素,就直接影響建築的發展與開發規模。其實人、建築與土地這三者的關係,有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假如只把住宅定位為工業化的商品,如汽車、電子工業等,那麼建築工業將是環境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建築的定位,若非以「土地適宜性」與「環境本質」去設定建築物的規模與角色,往往將失去應有的「契合度」。土地、建築與人,這三者微妙的關係一旦失衡,除開發商的投資失利之外,更嚴重的將是犧牲了土地資源。

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是生物的本能與天性,因此,當人們開始對生活周遭的環境感到不滿,許多人屈於無奈因而被迫「移民」,或「境內移民」,這潮流的產生,與大自然中,動植物的「遷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遵循於自然界的規律,掌握「區域特性」與「客層特質」的相容,才能符合市場上的「產品定位」,也符合「良禽擇木,君子擇居」的自然法則。

當「市場機制」用「自然法則」來做思考時,設計者又如何提出符合各方理論的觀點?以滿足人們對最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同時為最大的「經濟利益」、最適宜的「環境對策」…等議題。尋求最大的公約數,這就變成了建築設計最重要的課題。

從設計規劃,直至工程營造、監造等,都堅持徹底執行,並採統一流程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督及作業.期望在建築品質上達到設計原創並徹底落實既定的思維,持守正確的理論、方法,堅持達成目地!

關於明森建築

「明森建築」是由楊豐溢建築師組成的全方位專業團隊,設於台灣高雄與台北,原為設計型的「建築師事務所」,擴及為「All in one建築團隊」,以部門運作方式建構傳統的公司組織,包含:明森建築開發有限公司(業主)+明森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部/涵蓋各項設計、裝修、企劃)+峻達營造(工務部/各項工程師)+富林創意顧問有限公司(業務部/負責銷售&客服)...等。

我們相當重視建築統合性,唯有如此才能完全的設計落實,因為「設計」最重要目的在於「解決問題」,首先務必具備專業能力才能整合建築相關專業項目:建築法規、工程實務、分析數據…等,並符合區位的居住需求,而不是盲目的迎合市場。因地制宜、重視實用價值,而不譁眾取寵….善用「幾何」邏輯為土地量身製訂,使土地與建築像是與生俱來,讓任何都市土地皆能得到解放……無論基地大小、空間坪數多寡…使人們的生活空間不再感到束縛。

我們必須由論述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創造都市土地效益,從基地開發、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直至工程營造等……堅持一貫化執行才能將土地、建築、人的關係完全契合,因為蓋一棟都市大樓其實是相當複雜的工作,必須講究:數學(法規&商業)、工學(工程邏輯)、科學(科技&文明)、美學(師法自然)、哲學(重視理論)…….

我們認為:「建築應融入於自然環境,同時也要創造環境自然」。因為建築的本質是空間,空間的「留白」是為了讓生活填充」。建築室內與戶外的融合是讓人更能享受空間與自然的結合;利用建築物量體退讓,自然元素(陽光、空氣、水、植物)滲入生活當中,活化了空間,便滋潤了生命…..

我們深信「家」-是觸動人心的終極建築,住宅應是建築師的終極觀懷!然而;土地是住宅的加工原料,如何創造其生命力,以及最大開發價值,將是我們專業上需要具備的能力,假如二者無法同時推進,對理想的堅持將淪為空談! 無論是設計一座城市地標...或者私人居家空間、一張精巧的座椅...重點是設計的作品必須令人感動,而不是它的工程規模...!

因此「明森建築」致力於住宅類型的研究,並探討人類生活與都市發展的困境與機會,在創作時必須兼顧環保、健康等因素,同時也關心綠建築、地球資源之國際議題。

建築人必須有熱情,有了熱情則必須具備專業,具備了專業則必須有競爭力與執行力…我們期許團隊成員皆能成為全方位的建築人,並擁有極高的信仰與堅定的信念。在滿足生活之外,進而對建築與土地做出應有的努力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