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築理念
文/楊豐溢
 
類對景物、建築的感受,逐漸沈澱為對空間的經驗與記憶,而美好的空間經驗正是建築文明提昇的動力。如果要讓居住品質不斷的提升,除了空間規劃與工程思維,同時也要觀照藝術與人文、科學與環保的廣度思維。進而透過專業團隊嚴謹不茍的執行,才能兼具結構形式美學與空間使用機能的「好住宅」。

其實文明、文化行為是一個很有趣的循環,生活在環境中的人,又同時受環境中某些「活動」與「設施」的影響,因此建築與土地、建築與人的關係也不斷改變。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這種改變是不斷地在進行中,例如景氣、市場或政策因素,就直接影響建築的發展與開發規模。其實人、建築與土地這三者的關係,有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假如只把住宅定位為工業化的商品,如汽車、電子工業等,那麼建築工業將是環境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建築的定位,若非以「土地適宜性」與「環境本質」去設定建築物的規模與角色,往往將失去應有的「契合度」。土地、建築與人,這三者微妙的關係一旦失衡,除開發商的投資失利之外,更嚴重的將是犧牲了土地資源。

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是生物的本能與天性,因此,當人們開始對生活周遭的環境感到不滿,許多人屈於無奈因而被迫「移民」,或「境內移民」,這潮流的產生,與大自然中,動植物的「遷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遵循於自然界的規律,掌握「區域特性」與「客層特質」的相容,才能符合市場上的「產品定位」,也符合「良禽擇木,君子擇居」的自然法則。

當「市場機制」用「自然法則」來做思考時,設計者又如何提出符合各方理論的觀點?以滿足人們對最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同時為最大的「經濟利益」、最適宜的「環境對策」…等議題。尋求最大的公約數,這就變成了建築設計最重要的課題。

從設計規劃,直至工程營造、監造等,都堅持徹底執行,並採統一流程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督及作業.期望在建築品質上達到設計原創並徹底落實既定的思維,持守正確的理論、方法,堅持達成目地!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