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築與人
文/楊豐溢
 
的居住環境以城市為主,城市的地理、氣候、經濟等條件影響了建築形式,而建築塑造城市樣貌,城市樣貌反應了當地文化氣息與居民生活的態度,它們彼此密切的關聯是不可分離的。其中,「住宅」為城市建築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全部城市建築比例的90%~95%,因此,住宅建築(建商的推案類型)就是建構城市的主要元素,提升住宅品質,等同提高都市環境。        

人類對景物、建築的感受,逐漸沈澱為空間的經驗與記憶,而美好的空間經驗正是建築文明提昇的動力。城市文明、文化行為又是一個快速循環,因此建築與土地和人的關係也不斷地在改變,例如,國內、外的經濟與政策因素,就能直接影響建築的發展與規模。

其實人、建築與土地關係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建築屬於地域性產業,無法將其定位為工業化商品註1: ,若不是以「土地適宜性」去設定開發規模與定位,它們將會失去應有的「契合度」。土地、建築與人,這三者微妙的關係一旦失衡,除了開發商的投資失利之外,更嚴重的是犧牲了土地資源,也阻礙了都市發展。

台灣輕重失衡的土地政策

海島型氣候的台灣,位處於地震板塊,其建築生命週期,相對大陸型國家短,因而造成房地市場熱絡,使得建築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工業」;其蓬勃發展連帶刺激鋼鐵、水泥、機電、家具、裝潢、銀行等相關行業,也成為景氣指標性衡量的代表。但產業的發展如果只是經濟、政治上考量,而非以國土永續政策並遵循都市計畫精神,台灣都市恐演變成畸形現象,土地政策也將嚴重失衡。例如,政府在都市中一方面推動「都更」及「危老」政策,另一方面大量釋放重劃區土地,做為房地產開發項目,而「農地保護」與「開發許可」是大相徑庭,造成每個市、縣地方政府都有土地重劃區;農地政策也常常「鬆綁」,上從國土計畫、區域計畫下至都市計畫、土地之使用分區管制,彈性的土地政策,造成台灣特有的產業文化。

以居住需求甚為嚴峻的香港為例,其都市土地及房屋需求、房價問題比台灣嚴重,但香港的陸地面積約有1108平方公里,當中只有25%土地已發展,其餘75%的土地仍保留較自然的面貌。這些未發展的地方已被劃為郊野公園或其他形式的法律加以保護。

回歸台灣建築法的立法精神:建築法為維護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交通、市容觀瞻…。我們認為台灣都市改造,才是建造房屋的堅強理由。經過五十年的都市發展,危險老舊房屋改造勢在必行,也符合政府政策與市場法則,讓興建房屋的行為找到了合理目的與社會意義。

建築是綜合性科學

建築是一門綜合多重學科的領域;屬自然科學的如環境物理、材料科學;屬工程科學如結構應力、機電機械;屬藝術美學的如建築色彩、比例造型…。除了滿足科學、工程、藝術觀點、實用目的之外,也必須將建築融入環境之中,諧和自然的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同時考量居住者生理、心理需求,滿足舒適、健康、怡人的人造環境。

如此錯綜複雜的產業,讓建築興建目的不再只是一個單純行為,而龐大的建築量體蓋在土地上可長達數百年,雖然樣貌不變也屹立不搖,但在生產過程中,建築相關的產、官、學界乃至一般民眾,會有著相當多元的辯證。

模糊的建築視野

模糊1-形式主義?:

建商無謂的模仿高級感(極度仿古或假科技),用所謂古典巴洛克或講究現代科技感的玻璃帷幕,過度無機能的裝飾,沒有考量區域氣候條件的設計…等等,這將造成平面配置被外觀形式綁架。例如,沒有力學功能的羅馬柱列,擋住了開窗的靈活度,而需要輕量化的RC構造,卻大量增加了繁雜的裝飾;像是在自然環境的地方,突然蓋一棟歐洲古堡;在亞熱帶氣候的區域,蓋一棟沒有遮陽的玻璃帷幕大樓…諸如此類,房地產的「豪宅文化」與「國際綠能」之「風土建築」趨勢背道而馳。

 模糊2-數據導向?:

一般市場法則以數據定位土地,土地興建房屋,房屋當成投資工具,完全是數據考量,忽略了土地地形幾何和平面配置的相對關係;建商、廣告公司過於依賴市場數據,導致忽略了設計必須創造環境優勢;避開劣勢,卻無法達到「因地制宜」的思考定位建築。

模糊3-環境物理VS風水?:

建築設計應考量基地的物理條件,科學上稱為「物理因子」。然而「科學風水」與「迷信風水」時常產生衝突與矛盾;「老師」的風水之說,常常違背了合理的建築佈局,在法規或學術上探討的空間行為與邏輯,也時常被犧牲。因此,華人「風水師」也是常常扮演「平面規劃者的角色」。

 模糊4-建築大師?:

建築物無法出口,但「建築大師」可以進口…。台灣許多大型建商喜歡找國外建築師,作外觀設計,平面再由本國建築師配合申請建築執照,其他的設計工作項目如大廳設計、燈光設計、景觀設計、實品屋室內設計…等等,其組合的建築團隊猶如一台「拼裝車」,因為,國外建築產業通常也是由當地建商主導建築的走向,「大師們」通常只是設計公共建築,然而,住宅建築更講究精準的空間組織,好的建築應該由內而外,先由平面思考和土地的關係(形狀、面積、方位、道路、法規),再推演至外觀語彙,讓立面「隨機能而生」,因為內外兼修的建築語彙才能「歷久彌新」,不會隨著時代的流行趨勢改變人們喜愛的程度。讓住在裡面的人得到健康、愉悅、安全,也讓都市景觀添加美麗的畫面。

模糊5-商品包裝?:

將公共建築「表象化」,是有其道理的,因為設計的目的就是讓人欣賞、舉辦活動,或者是社會凝聚力,例如教堂做禮拜、佛寺念經與廟宇膜拜…,這些宗教建築重視的是精神向度的表象、美術館是藝術殿堂表象、而總統府是權力的象徵,透過這些公共建築之「美」的表象,我們可以用來觀賞、休閒、娛樂、工作或者紀念…;但如果要尋求傾聽、保護、洗滌身心…,只有「居所」,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家」!

當我們回到家時,所面對的生活都是一樣,沒有包裝、沒有社經地位之別…,每個人一樣都只是脆弱的驅體,居所空間只是單純為「生活」而服務,純粹地、安靜地、愉悅地,像是喝一杯天然純淨的水,如此的自然…

如果,居住空間不像一杯單純的水,因深怕平淡無味少了豐富性,於是又添加了糖或香料…,那麼,我們每天的生活要如何用水炒菜、煮湯、煮咖啡、泡茶呢?試想,水的潔淨度是多麼重要。「潔淨的水」和「純粹的空間」,同樣具有包容性與可塑性及健康性,也是賦予生活豐富度的元素。

「空間的留白是為了生活的填充」,有機能的裝修是用於收納,以虛實的櫃體、隱藏著生活的紊亂。有秩序的平面可創造空間效率,讓生活節奏順暢,巧妙地開窗讓陽光、微風滲進屋內。將室內延伸至戶外使空間放大、也讓視野看見外面的綠意…。由此可見「設計」是用來創造幸福的感覺,而不是製造驚艷的視覺,空間貴重不在大小,應該回歸純粹,乾淨、舒坦、效能、健康。當住宅空間富有機能,輕巧有溫度,自然就有豐富度。因此「家的空間」不需要包裝。

註1:工業化商品係指汽車、電器、電腦,採用制式化生產模式大量製造,再配合通路行銷於全球。

Image